女孩們看起來柔弱,卻有撐起一個家的堅韌

相信每個媽媽都是這樣

從小女孩蛻變成孩子心目中的超人

 

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因為性別而遭受什麼不平等的待遇

但這個世界上還是有需要我們關心的角落

永遠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

或許妳就是那個可以改變世界的女孩

 


每一個女孩,都可以改變世界(彭懷真/學者專家)

民國71年農曆大年初一,我的女兒來到人間。家父家母特別開心,因為已經有六個孫子,這位孫女是第一個(後來也是唯一的一位)。有女兒後,我特別注意女性的議題,寫了《十全十美兩性溝通》、《男人、難人》、《女人難為》等書。 隨著女兒進入青春期,我也多注意青少女議題,寫了《You Don’t Tiger Me- Y世代性心事》、《如何混青春》等。近年來,帶領多位碩博士研究生以「青少女」為主要人口群撰寫論文,例如有一位博士探討青少女得知父母罹患癌症之後的角色轉變,又有一位研究原住民鄉的少女。

  如果沒有女兒,我不會如此留心女性議題。「女孩」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原因是2011年12月時,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0月11日訂為女孩日,每年都訂有主題,2012年「禁止童婚」(Ending child marriage),2013年的主題是「增進女孩的教育」(Innovating for Girls’ Education)。希望積極改善目前全世界有大約四分之一的女孩不能完成小學學業這多麼嚴重的問題。今年的主題設定一些子題,如提供女孩就學之獎學金、銀行就學貸款,鼓勵女孩修習科學及科技學科等。

  正當全球注意敘利亞情勢而各國領袖聚集在聯合國召開年度大會時,今年9月23日為爭取女孩受教權而廣受矚目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尤沙夫賽(Malala Yousafzai) 和聯合國教育特使、前英國首相布朗(Gordon Brown)及人權人士在紐約呼籲世界各國領袖「協助敘利亞兒童難民接受教育」。在2年多內戰中,已經有超過40萬名敘利亞兒童逃離家園,躲避戰火。馬拉拉等人希望募集1億7,500萬美元,協助這些兒童接受教育。

  馬拉拉2013年9月27日她到美國哈佛大學,接受2013年度戈梅斯人道主義獎(Peter J.Gomes Humanitarian Award)。哈佛大學女校長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表示,她非常歡迎馬拉拉到來,因為兩人都有同樣的教育理念。

  馬拉拉大概是全球最知名的青少女,比哈佛大學校長更知名,更彰顯21世紀教育的意義,她原本是巴基斯坦西北部開伯爾-普赫圖赫瓦省斯瓦特縣Mingora城的學生,透過各種方式呼籲女性受接受教育的權利,包括透過網路介紹她和朋友們在塔利班政權下的生活。因此獲得巴基斯坦第一屆全國青年和平獎。

  2012年10月9日,馬拉拉在搭乘校車回家途中,遭到塔利班槍手企圖暗殺,頭部和頸部中槍,一度情況危急,被轉送到英國治療,直到今年1月4日出院。為表彰馬拉拉不畏塔利班威脅、積極為女童爭取受教育權利所作出的傑出貢獻,聯合國於2012年11月10日將每年的7月12日(馬拉拉生日)定為「馬拉拉日」。

  今年7月12日星期五是馬拉拉的16歲生日,當天她在聯合國總部對500多名學生參加的特別會議演說(這是她遭受槍擊之後首次公開演講)。馬拉拉說:「恐怖分子認為他們能夠改變她的決心,但是對我來說,失去的只是懦弱、膽怯和無望,得到的則是力量和勇氣。極端分子懼怕書籍和筆,懼怕婦女。政治家應迅速採取緊迫的措施,以確保每個孩子享有上學的權利。馬拉拉說:「讓我們拿起書本和筆來,這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

  馬拉拉為了推動女童的教育權利,成立了基金會,網頁的刊頭就是她在聯合國演說的名言:「One Child, one teacher, one book and one pen can change the world.」(一個孩童、一位老師、一本書、一支筆,就可以改變這個世界。)

  我一次又一次聽這段演說,心中一次又一次被感動。我的女兒也在改變世界,她在臺北大學與中山大學得到學士及碩士,如今是活躍的業務主管。只要社會創造出友善的環境,每一位女孩都可以創造出美好的未來,都可以改變世界。

  至少,女兒改變我。男人,不容易被改變,女兒是最好的改變媒介!

文章來源:http://sweethome.moi.gov.tw/?p=1337

arrow
arrow

    obervi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